DSC06583.JPG

蹋的旅館叫做 Free Derry Hostel,從這個名字與旅館位置就可以判斷出民宿主人立場是親愛爾蘭的共和派。這是一個小而溫馨的hostel, 交誼廳裡擺滿了東方的壁毯,木雕。這座城市也有2個名字,親英的保皇派、或新教徒,會稱呼它為Londonderry, 倫敦德里,而親愛爾蘭的共和派、天主教徒,會直接使用Derry,德里,揚棄London這個具有殖民意涵的前綴。在愛爾蘭的社區,他們更稱自已的區域為Free Derry, 自由德里。

DSC06585.JPG

DSC06588.JPG

1921年,1次世界大戰後,英國與愛爾蘭終於妥協,簽訂「英愛條約」(The Anglo-Irish Treaty),在大英國協體制內,以都柏林為首都,建立「愛爾蘭自由邦」(The Irish Free State)。英愛條約除了正式確立了愛爾蘭的地位,也直接宣示了南北分治的局面。根據此條約,北方烏斯特地區六個新教聯合派主控的省,選擇留在聯合王國內,在貝爾法斯特(Belfast)設議會,實行自治。造成了隨後愛爾蘭自由邦正式成為共和國,但北愛6郡仍歸屬聯合王國制下的弔詭現象。這樣的定局,遠因包括先前提到的博因河之戰後,英國對愛爾蘭天主教徒多所箝制,還不斷鼓勵新教徒來愛爾蘭定居並開墾,造成長期的階級與宗教對立。

在北愛,英國人(或者說認同聯合王國者)對愛爾蘭人(或者說支持愛爾蘭獨立者)的比例是54比46,這樣子的些微差距,決定了北愛的命運。但是你要說這54%的人是叛徒嗎?他們雖然不是愛爾蘭人,但也在愛爾蘭生活了數百年,難道沒有權利決定自已土生土長的政治走向?我完全尊重這樣子的結果,說到底還是英國殖民的千年遺毒。而愛爾蘭人自由邦成立後邁向共和國後,初期仍不放棄鋹張北愛主權,於是乎,愛爾蘭共和軍轉向北愛,以地下化活動繼續對英國施壓,以期達到愛爾蘭全島統一。

DSC00070.JPG

DSC00104

12月10日,我們用了1個上午的時間走訪這座憂傷的城市。市區中間山丘的制高點有長長的城牆,包圍著一塊精華區。城垛上很寬敞,散步玩樂都不是問題。只是,你知道嗎?以前這個城牆可是統治者用來管理、殖民被統治者的象徵,只有新教徒才能在城中自由移動。被統治的天主教徒,只能在城牆外生活。所以北愛爾蘭分離運動一點也不奇怪,完全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DSC00096.JPG

城牆上還留有以前鑄鐵大砲的彷製品,這些大砲面對著的,正是城外的愛爾蘭人們,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們的教堂、住家。

DSC00073.JPG

DSC00093

看到了嗎?統治者畫出的界線是如此明確,這就是被殖民的悲哀,受到監控威脅,只能卑微的生活。在腳下的社區,就是愛爾蘭人為主的自由德里。

 DSC00141

圖說:舊城區內的St. Columb Cathedual 

 

再來,就要說到在Derry發生的血腥星期天了。

DSC06672.JPG

圖說:在Derry的雕像,這對兄弟,是分是合,端看未來。          

arrow
arrow

    loshaof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